当前位置: 写作文 > 常用范文 > 应急预案

施工应急预案(最新7篇)

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施工应急预案(最新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施工应急预案 篇一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

二、工程概况

(1)本标段飞仙关隧道1座,隧道总长4949m(左线),其中本合同段左线长3096m,右线长3085m,为分离式特长隧道。

(2)地质构造较复杂多变,围岩结构多样化,涉及Ⅴ级-Ⅲ级围岩反复分布。隧道进口附近岩体为坡积土、块石土加粉质泥岩,开挖后易发生失稳和地表沉降。

(3)隧道中间穿过一处断裂带,岩层褶曲强烈、破碎、裂隙发育、裂隙水丰富,极易发生失稳现象,安全隐患较多,施工安全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

(4)隧地在地震多发地区,对隧道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不利。

(5)施工材料和设备受唯一进场村道限制,对正常施工影响极大。

三、施工现场布置

施工现场主要分为四块,一是生活办公区,二是施工场地,三是材料堆码场及料库,四是拌和站。

四、消防重点分布情况

施工现场重点消防部位主要是在生活办公区、施工现场安装施工、材料堆码场及材料库四个地方。

1生活办公区驻地房屋主要用泡沫板材料修建,少量用砖混结构,房屋设置较为集中,危险源主要是来自各幢房屋用电线路及职员工宿舍。

2施工现场危险源主要来自氧气、乙炔存放地、各电气设备用电线路和钢筋加工作业。

3材料堆码场及材料库存放物资较杂,易燃物品多。

五、消防工作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尹修超

副组长:李晓彬、赵亦东

组员:陶俊伦、陶明、杨鑫、郑从智、袁帅、汪黎明

(二)、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电话:15289208861。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亦东担任,成员由相关科室人员担任。

(三)、应急联系电话:15289208861

李晓彬18904881023 赵亦东15289208861

(四)、应急指挥车

项目部安全应急指挥车为川X79637。

(五)消防领导小组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疏散人员,撤离危险物品,进行现场补救;做好伤员转送、病人急救等,控制事故及紧急情况的进一步扩大,尽最大努力减少疾病、伤亡、污染,降低损失。

六、应急救援队的组成及任务

1成立一支30人的应急救援队,由消防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安排。

2应急救援队在消防及公安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并在组建成立后进行消防培训和演习。

七、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1预防措施

1)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方针,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员工及家属的防火意识,遵守安全防火规定。

2)工区及材料库规范搭接用电线路,食堂用液化气与操作间隔离,住地设消防池。

3)施工现场、加工场所随时检查电气线路,严格按用电操作规程作业;氧气瓶、乙炔瓶严格按有关规定存放,存放地严禁烟火。

4)设置消防义务小组,认真配备好消防器材、用具,定期检修、换药,定期检查防火工作做好检查和整改记录,做到预防为主。

5)安全部门定期对消防小组进行技术指导。

2应急措施:

1)发生重大、特大火灾事故应立即报119,请求火警支援,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拨打120救治。

2)消防领导小组立即按消防预案的'分工展开行动,有条绪的组织应急救援。

3)隔断灾区电力,启动应急电源。

4)动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阻止火势蔓延,疏散人员、物资和设备。

5)服从消防指挥,标明消防通道,引导消防车辆快速进入火场。

6)及时向消防机构通报火场内各种物资、材料及易燃易爆物品的情况。

八、应急救援设备储备

成立专门的消防物资管理小组,组长由江显成担任,消防物资设在各重点消防区。主要设备见下表。

应急设备登记表

序 号名 称型号及规格数 量单 位

1消防应急车2辆

2灭火器MFZL5手提贮压式ABC干粉30具

3消防桶20个

4消防铲20把

5消防水管500m

6安全出口牌20块

九、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

1收集事故物证、痕迹,分析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所调查的情况应如实上报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及公安部门,不得隐瞒事故的真实性。

2灾后组织救治伤员工作,取得伤员伤害程度诊断报告、死亡证明,以及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等各项事宜。

3清点物资、机具数量及设备受损情况,及时进行用电线路及机具设备的检修。

4对灾情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处理。

附件:

1《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防火公约须知牌》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一、认真执行消防法,按照消防法的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加强消防法规的学习与宣传,掌握防火常识,增强全员防火观念。如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三、项目分别每月、重大活动、法定节假日前组织一次防火安全检查。并召开消防安全专题会议,对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治。

四、每季度向项目部汇报消防设备使用情况,加强对用电及线路的管理,预防意外事故。

五、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1、消防设施分责任区由专人负责管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2、消防设施由设施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3、对移动式灭火器落实专人维护,每周清洁检查一次,保证完好。

六、工程施工如有影响原有消防设施使用功能的,须事先报消防监督机关审批同意,并做好相应防范措施,保证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和灭火功能不受影响,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七、严禁焚烧一切可燃物,禁止私自使用电炉、煤气炉等明火用具。现场动火作业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防火公约须知牌

1、不准在宿舍内和施工现场明火燃烧杂物和废纸等。

2、不准在宿舍、仓库、办公室内开小灶;不准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如需使用应在指定统一地点,但严禁使用电炉。

3、严禁在宿舍、办公室内乱抛烟头、火柴棒,不准躺在床上吸烟,吸烟者应备烟灰缸,烟头和火柴须丢进烟缸;严禁在材料库内吸烟、明火等。

4、严禁在宿舍、办公室内乱接电源、非专职电工不准私接熔丝,不准以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5、宿舍内照明不准使用60W以上灯泡,灯泡离地高度不低于2.5米,离开蚊帐等物品不少于50厘米。

6、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宿舍。

7、食堂、浴室、炉灶的烧火人员必须作到“人走火灭”,严禁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清理炉灶余灰不准随便乱倒。

8、严禁将火种带进材料库、仓库、施工危险区域、木工间及木制品堆放场地。

9、严禁在宿舍区、施工现场和公安局划定的禁区内燃放鞭炮和烟火。

10、电焊、气焊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执行动火证制度,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电、气焊;在实施电、气焊的过程中要派人检查、看守,防止发生火灾。

施工应急预案 篇二

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确保春节期间施工现场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及物资偷盗事故,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落实工程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规章制度,认真解决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领导小组

组长:温燕洲

副组长:骆东

组员:钟家霖

三、安全措施

1、春节期间的岗位巡检工作

春节期间施工现场值班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有规律的在施工现场巡查,对施工现场防火、防盗等进行重点巡查,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处置,并及时、如实上报 落实好春节期间安全保证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等应急资源,加强应急准备情况的检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达到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现已排出春节假期值班人员表,安排好专人值班,公布值班电话,严肃值班纪律,值班人员一定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保证24小时值班信息畅通,明确负责人。春节期间每天的值班负责人必须实时对现场监控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并已将值班表张贴在施工现场,向甲方、监理提交值班表,已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另附春节值班表:

2、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消防保证措施

2月10日,工人退场后,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各分包队伍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消防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采用阻燃帆布对易燃物进行覆盖,要求覆盖率达到100%,检查灭火器材的配备情况,对灭火器失效或配备数量不足的情况及时更换、补充,防止春节期间因烟火爆竹燃放引起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对现场消防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消防器材配备到位。春节值班人员针对现场易燃物的覆盖情况、危险品存放库房及现场的消防器 材、设施进行每日巡查,消除施工现场火灾隐患。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针对现场临时用电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分配电箱全部做断电处理。配电室及分配电箱张贴封条进行封闭。春节值班人员对现场临电设施进行每日巡查,并填写巡查记录,确保春节期间临电安全,无事故发生。

(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对沿线各个工作面进行巡检,半填半挖段应拉红线挂彩旗,比如D标段K17+300—K21+850路段挂彩旗。填土因下雨发软地段及时处理,(在K17+450清理路边堆土,保证道路畅通宽阔;K19+400—K19+700清理路标石渣,铺平路面。K22+000—K20+060排路面坑洼积水填石渣压实;K20+710—K20+730清理路边石,理平路面通行,K21+780—K21+850石渣填平压实。) 放置标志牌,原老路挖除部分处放置标志牌,指引车辆通行,如k17+300—K21+850路段处。针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上述防范处理措施后,着重告知各个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重点巡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3)现场物资安全保证措施

严格落实保安及项目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制度,对物资存放区进行日常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上报领导小组,确保不发生物资丢失现象。

2、生活区安全保证措施

项目节点完成后,组织工人有序退场,并对生活区进行全面检查。值班人员对生活区封闭情况进行每日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领导小组。

四、事故应急救援及报告制度

(1)工程发生安全事故后,值班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伤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具体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报告领导小组,按领导小组指示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同时间上报监理,业主单位。

(3)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值班人员应当查明事故原因,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施工应急预案 篇三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工程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设施之一。宽城县中医院迁址新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超重机械,施工机具,楼上临时用电及照明等,电气设备的露天工作条件受天气和作业场地的影响,极易造成触电伤害事故的发生。为确保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根据现场用电特性,特制定现场临时用电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如下

1、常见触电事故:

碰上了带电的导体。这种触电往往是由于用电人员缺乏用电知识或在工作中不注意,不按有关规章和安全工作距离办事等,直接地触碰上了裸露外面导电体,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由于某些原因,电气设备绝缘受到了破坏漏了电,而没有及时发现或疏忽大意,触碰了漏电的设备。

由于外力的破坏等原因,如雷击、弹打等,使送电的导线断落地上,导线周围将有大量的扩散电流向大地流入,将出现高电压,人行走时跨入了有危险电压的范围,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送电线路处于大自然环境中,由于风力作用导致电线摩擦或因与其他带电导线并架等原因,受到感应,在导线带静电工作时不注意或未采取相应措施,上杆作业时碰上带有静电的导线而触电。

2.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编制临时用电专项组织设计,配备专业电工,绘制现场送(断)电示意图及详细说明;

制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并认真监督执行;临时用电架设完工后,未组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各种用电设施、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严格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保险;对现场人员及各种用电设备、机具人员严格进行安全用电知识和救助知识教育;

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维护,使临时用电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对接触电的施工人员和可能接触电的施工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技术交底;

定期对临时用电设施、漏电保护进行检测,使之处于良好状态。有人触电时,及时、正确救治,减少和降低电危害的伤害后果;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从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规定。

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

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体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发事件。

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

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廊道内施工时因为潮气比较重,所以必须采用36V供电电源。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高压电缆敷设要符合规范要求,且绝缘层完好。高压供电设备与围栏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高压供电设备和线路进行检修、维护时一定要先将上线断开,然后进行对地放电,最后再施工。

3、规律性触电

高温多雨季节触电多。这时电气设备受潮的机会比较多,使绝缘不好的设备发生漏电现象。而人体出汗多造成人体电阻下降,触电时产生严重的伤害,所以在高温多雨季节要加强安全用电检查。低压电网触电多。表面上看,高压电网危险性更大,但由于对高压电网的畏惧心理,以及防范措施得力,故高压电网触电事故发生率远低于低压电网。还应该指出建筑业的高压电网触电事故发生率相对其他行业来讲是很高的。因为临时搭建的脚手架与高压线路可能相距太近。

非专职电工触电多。专职电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不易发生触电事故;而非专职电工既无保护措施,又无操作规程制约,一旦与电打交道,危险性相当大,成为触电事故的高发人群。

与工作环境有关。地下作业、隧道作业、金属容器作业,由于潮湿、导电体多,触电后又不易脱离电源,是最危险的触电环境;建筑工地次之,因临时性设施多,工人安全意识偏低,也是触电事故的高发环境。

4、触电的种类

触电主要有两类:电击和电伤。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造成内部器官损坏,产生呼吸困难,严重时造成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而体表没有痕迹,这种情况叫做电击。电伤——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机械效应以及在电流作用下,使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侵袭人体皮肤而遭受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的伤害叫做电伤,严重时也能致命。

5、触电的形式单相触电

人体接触一根电源相线,为单相触电,如果在低压接地电网中,人体将承受220V的电压,有生命危险。如果在低压不接地电网中,一般没有危险,但电网对地漏电时,会有更大的危险。双线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两根电源线称双线触电。如果接触两根相线,人体承受的电压是380V;如果接触一根相线和一根零线,人体承受的电压是220V,都是致命的。跨步电压触电

当有电流流入防雷接地点或高压电网相线断落而接地的接地点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接地点的电位往往很高,距接地点越远,则电位逐渐下降。通过把地面上距离为两处的电位差叫跨步电压。当人走近接地点附近时,两脚踩在不同的电位上就会使人承受跨步电压(即两脚之间的电位差)。步距越大,跨步电压越大。 6.应急预案建立组织机构

施工应急预案 篇四

1、编制目的:

路基施工可能发生的坍塌、滑坡灾害提前做出安排,明确应急职责,识别紧急需求,降低和减少对环境和员工的危害。

2、组织机构:

经理部成立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副经理为副组长。成员:工程部、安全部、办公室(含协调)、财务部。

经理部成立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副经理为副组长。成员:工程部、安全部、办公室(含协调)、财务部。

事故发生后,现场知情人员必须立即向项目经理部,项目安全负责人报告。

项目经理部:0778-5928287

组 长:严汝和:15977183305

副组长:罗振强:18677174660

组 员:王宇佳:13978808253

曾耀新:13737192564

傅榆盈:15578328763

张 建:15077128213

马国逊:13558804206

许宜星:13397779921

紧急情况下,现场知情人员可根据事故现场拨打下列紧急救援电话:

110--治安报警

120--急救

119--火警

3、职责:

(1)路基施工发生坍塌、滑坡等灾害险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电话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2)组长接到险情通报后,根据紧急状态确定相应预警级别,启动应急预案程序,应急抢险救援指挥系统立即投入运作,在现场设立指挥场所,相关人员到位,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坍塌、滑坡等灾害事态扩大,将人员和机械迅速撤出危险区。

(3)副组长: 协助组长组织应急所需资源满足现场应急需求,与企业外应急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组织本单位的相关人员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日常工作和应急响应准备状态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评估施工现场以及生产过程的危险源的风险, 指导安全部门落实安全措施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为应急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响应支援措施。

(5)现场抢救组;由项目机务经理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根据伤员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联系就近医疗设备、医务人员会同项目抢救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处置工作。

(6)技术处理组: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相关人员参加,公司工程部参加,制订其可操作性的应急响应方案,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技术储备、图纸。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文件。

(7)后勤供应组:后勤供应组由项目财务、物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公司物设部提供物资信息);制订物资计划,检查、监督、落实物资的储备情况。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

(8)善后工作组;组长由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主要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抚恤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伤员及家属。

(9)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公司(项目)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主要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施工应急预案 篇五

1、在电梯安装、拆除过程中过程中如发生电梯倒塌、高空坠落、机械故障等事故时采取如下预案。

成立以项目经理王义宏为组长,安全员xx,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的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抢救组、医疗救治组、后勤服务组和保安组

2、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器材配置及布置如下:

医疗器材:担架一付、医药箱1个;

抢救工具:工地常备工具现场征集;

照明器材:手电筒10个,应急灯2(工地大功率照明灯);

通讯器材:警铃1个,手机8部;

3、应急培训与演练:

应急小组在项目安全教育时进行伤员急救常识、救护器材的使用等培训和演练。

4:突发事故的现场处理:

(2)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事故、事件发生后必须迅速由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及时、全面、细致、客观地对现场勘察作出有关记录,对事发现场进行测绘调查;

2、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非责任、或破坏的行为)质,写出调查报告。对事故的处理要采取“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以及本次事故的教训和改进的建议写成文字报告,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示;

3、事故的'审结和结案。事故调查处理结论经有关部门批示后方能结案,对于事故责任人根据其情节轻重和损失的大小,分清主次予以应得的处分。同时建立事故档案,将处理的文件、图片、照片、资料及有关电子资料等长期完整的保存起来。

施工应急预案 篇六

1、在地下室施工期间,由于地质情况,气候条件和施工周期诸多因素。难免有不可预计的事情发生。施工过程中,在管理上要密切注意围护的变形情况,按规定时间间隔测量围护桩的各种位移,做好记录,发现有异常现象,更要加强观察,并及时向有关单位、人员反映,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

2、在施工现场备有应急用的各种材料,如一定数量的砂包、钢管、水泵、钢板、焊条、注浆设备等抢险物资和相应的机械设备,还应有草袋,砂石料及红砖之物,并要联系好能随时提供应急材料的部门,做到人员、设备、物资三到位,做到万无一失。

3、在基坑周边建筑物选定若干特征位置布设位移及沉降观测点,每天派专业测量员至少两次用仪器动态监测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如位移监测结果较大,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土方,增加临时钢支撑,必要时回填土方。

5、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

6、现场应每天24小时有专人巡查,并注意有否漏水点,如发现应立即采取堵漏措施。若止水帷幕出现漏水情况,尽快找到漏点,采取可靠的过滤措施,将清水引出,防止土体流失,然后采用化学灌浆、快硬水泥、钢筋网片加细石砼等措施内部封堵;漏点处采用高压旋喷桩或双液注浆等措施外面封堵。

7、围护桩顶部向坑内倾斜,坑外须立即卸载,同时加密监测频率;围护桩下部发生向坑内的位移,应停止开挖并立即在坑内采取反压措施,同时坑外有条件时进行卸载。待坑内一定区域采取压力注浆等加固措施,养护稳定后再开挖。

8、围护桩出现裂缝或断裂,除用钢管临时支撑外,应沿基坑边浇筑钢筋砼挡墙,也可打设锚杆并加腰梁减小桩身内力。

9、安全员在土方开挖期间,特别是下雨天,定时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

10、制定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及抢险小组,确定专门负责人。

11、在开挖至淤泥质土层顶标高以下时,基坑内应保证有一台挖土机可以随时调用,如发现开挖后围护结构位移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立即用挖土机向坡脚回填反压,待位移稳定后再采取加固措施。

12、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13、围护结构渗漏处理

地下室围护渗漏是地下室基坑围护较常见的现象,要根据渗漏面积的大小,找出渗漏部位,具体对待。

无收缩水泥封堵

适用范围:渗漏压力低的小范围堵漏。

施工方法:找出渗漏部位,用无收缩快干水泥封堵,封塞完后检查,如再有渗漏,可重新再堵,直至成功。

压力注浆封堵

适用范围:渗漏压力水较大的场合

施工方法:找出渗漏位置,将注浆管插入渗漏部位,用压力注浆机把水泥浆通过注浆管注入渗漏部位,在里面凝固硬化,起到堵漏效果。

14、围护桩根部移位引起土体隆起处理

引起上述土体隆起原因是围护受外围土压力的作用向内位移,使基底土体压缩而引起,如果这样,我们在开挖至围护桩边缘时,及时清土,在5~7米范围,随即浇捣配筋的混凝土垫层,并在砼中掺早强剂,来抵抗基底围护的位移,此部分砼垫层应适当加厚。

15、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周边管线布置图,查明各给水管道、煤汽管道的具体位置、埋深以及管径的大小和管阀的位置。加强监测和保护,如发生断裂泄漏事故,则能及时加以关闭和封堵,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16、土方开挖及围护期间应急材料储备:

砂包200个

钢管500根

水泵20台

钢板6块

焊条20包

注浆设备2套

无收缩快干水泥2吨

在围护结构和土方开挖期间,项目部每天均有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基坑及周边环境进行日常巡查,当发现基坑有异常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17、土方开挖及围护期间应急小组

(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电工班长、仓管员、后勤班长、各工种班组长。

(2)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组长职责

①全面负责应急小组领导工作;

②组织指挥应急小组抢救各类质量、安全事故;

向公司领导、工程部、公司工程安全管理处汇报各类事故情况;

参加公司、工程部、有关主管部门召集的抢险工作会;

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扑救各类事故;

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2.副组长职责

①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应急小组扑救各类质量安全事故;

②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调查各类事故原因;

向公司领导、工程部、公司工程安全管理处汇报各类事故情况;

3.小组各成员职责

在组长和副组长的统一指挥安排下,参加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过程中突发的各类质量及安全事故抢险救

施工应急预案 篇七

今年9月以来,我县已全面进入秋冬防风防雪戒严期。为全面落实县局的相关要求,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落实秋冬防风防雪工作。秋冬防风防雪应急预案如下: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今年夏天,由于我县降水分布不均匀,柴火繁茂,自秋冬以来,降雨量少,柴火干燥,导致我县秋冬防风防雪风险急剧增加。秋冬防风防雪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大局、社会和谐稳定有关。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形势,坚决克服瘫痪思想和侥幸心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有效增强秋冬防风防雪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秋冬防风防雪工作放在整体工作的首位,坚持早期安排、早期检查、早期实施。认真按照有关规定,领导亲自负责,明确重点,确保我县秋冬防风防雪工作安全。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组织机构,成立秋冬季防风防火防雪领导小组,抓紧健全预警、调度、信息、抢险快速反应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分工,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合作,以便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值班人员应确保24小时到达,并确保24小时沟通畅通。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三)统计应急救援物资,随时准备秋冬防风防火防雪救援工作:

应急车辆:xxx

应急物资:20个铲子;8个搞头;1台污水泵;20个雨披;20双雨鞋;20个手电筒。

三、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各项防洪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工作方针,积极安排部署,结合危险情况和单位实际情况,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随时24小时待命准备入抢险救援,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2)注重安全生产,及时收集和掌握汛情工作动态,做好防风防火防雪保畅的组织协调和紧急情况的准备工作。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所有抢险人员必须无条件地抢险的统一调度,以保证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并能及时到现场指挥工作。

(2)各人员必须恪守岗位,忠于职守,要做到24小时开机提高警惕,密切关注险情变化,确保秋冬季安全生产。

(3)积极做好宣传上报工作,对秋冬季的工作动态及时上报。

71 180759